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立德树人标兵】做学生“拔节孕穗期”的耕耘者

记南昌大学首届“立德树人”标兵胡邦宁

作者:邹睿红     来源:南昌大学新闻网     摄影:     发布时间:2019-09-05     字体:[

记南昌大学首届“立德树人”标兵胡邦宁

编者按:在全国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鼓励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共铸“三爱”新风尚。从9月4日开始,本网特辟【立德树人标兵】专栏,连续对被评为南昌大学首届“立德树人”标兵的十位教师进行“速描”,以资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学习借鉴。

马尔克斯自传《活着为了讲述》有一句话:“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用来形容首届立德树人标兵,人文学院辅导员胡邦宁的工作与生活恰好合适。他坚守辅导员岗位15年,成为大学生“拔节孕穗期”的耕耘者,为他们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

自律严,坚守辅导员岗位第一线

胡邦宁从带第一届学生开始,就恪守一个原则:只要不是因为出差、上课、开会等事务必须离开,他的学生在办公室或寝室一定能找到他,甚至有好几年他住在学校的时间达到300天以上,被同学们戏称为四栋宿舍中“最亲切且熟悉的面孔”。

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是胡邦宁做学生工作的一个特点。他经常活跃于各大院级、班级的QQ群,第一时间答疑解惑,并经常主动找同学谈心,参与学生课外活动。他和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一点距离感,常常让人忘记他教师的身份,而是把他当成一个亲切的老大哥。

胡邦宁说:“辅导员,不仅仅是引路人,更多的时候是服务者。具体来说就是发挥好学校工作和学生需求之间的沟通和转化功能,成为学校与学生的粘合剂。”十几年来,胡邦宁所带的班级没有一件重大事故发生,没有一例退学。他的学生对他的评价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靠谱”。

视野广,创新思维做好思政教育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胡邦宁认为:只有创新才能将思政教育如流水般活起来。

他早早注意到新媒体的发展,带领学生共同创立和运营人文学院微博、微信,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他善用学院的智力资源,创设了“青年之声”大数据平台。实践出真知,2018年,胡邦宁编纂的《高校共青团组织网络新媒体运营机制研究》获得了全国高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奖。

此外,胡邦宁积极带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思政教育走出象牙塔。他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一路保驾护航。个人博客记录下团队被赶超的危机感、上台答辩的紧张时刻、与同学熬夜解决难题的心路历程……这份师生团结一心的力量,让他们获得“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和铜奖、全国“挑战杯”作品三等奖等20余奖项。

寓教于行的同时,他有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经他启发,人文学院青志协开展的“益彩追梦人”助力聋哑儿童成长计划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三届全国志愿服务大赛铜奖及江西省首届志愿服务大赛银奖。面对丰硕的成果,胡邦宁感慨道:“青年是志愿服务事业的希望,志愿服务项目还是要靠青年做大做强。”

专业强,在传道之前先明道信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胡邦宁深知只有自己有理想,才能点燃学生的理想;只有自己有信仰,才能引领学生去信仰,他要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为此,他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力图让工作更有时效性、针对性。

作为理工科出身,胡邦宁起初对人文社科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于是,他找来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进行系统研读,用学术的方法解构与诠释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走进他的办公室,会发现他的桌上还常放一本被翻旧了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十几年来,胡邦宁多次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奖,主持了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参与教育部辅导员专项课题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18项、校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2本,其中《价值观的力量》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读者推荐的十二种通俗理论读物。

人格正,亦师亦友与学生共成长

有人认为,辅导员和新生代大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会导致两个群体之间的代沟,大多数辅导员很难做到“亦师亦友”。对于这个问题,胡邦宁认为代沟固然存在,但代沟的核心不在于年龄,而在于能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青年人的眼光看待事物。他认识到,新生代的大学生更加独立自主,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自我的追求更加清晰,他们需要的不是生硬的指导,而是“只有付出真正的帮助,学生才愿意和老师一起成长”。

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胡邦宁化解了所谓的“代沟”。私底下同学们都以“邦哥”来称呼他,同学们眼中的胡老师成为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胡邦宁持续地发光发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在2018年举办的2004级师生10周年聚会上,很多学生都现场表示胡邦宁的的一言一行对他们人生的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胡邦宁就像一颗蒲公英,在学生心灵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时间开枝散叶,任教至今,前后有30多名学生拿下他的接力棒,出现在更多的辅导员岗位上,延伸着他传道授业解惑的道路。

上一篇:南昌大学开展万名大学生“青春告白祖国”宣讲活动 下一篇: 【立德树人标兵】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