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新闻

追寻初心,机关四支部组织党员赴井冈山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6-07-15


       为缅怀革命英雄先烈,加强红色传统教育,践行合格党员标准,机关党委第四支部于7月8日至11日,赴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家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烈士墓和烈士陵园,进行座谈交流等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和领悟井冈山精神,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深入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重温了井冈山革命精神。看着当年红军使用过的一件件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画作、一个个逼真模拟场景,听着讲解员深情、详细的讲解,大家仿佛置身于那个艰苦斗争的革命年代,对于理想信念在坚持斗争和夺取胜利中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7月10日下午,党支部举行座谈讨论,大家结合两天来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谈体会、话感想、展未来,纷纷表示要努力传承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两学一做”,坚决做到清正廉洁自律,自觉无私奉献,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刘继荣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我们重上井冈山,既是追寻共产党人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初心”,更是为了“补钙、寻源、守魂、固本”,不忘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 从而坚定我们的信念、荡涤我们的灵魂、重温我们的初心、认清我们的责任,在“两学一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支部书记刘继荣同志在学习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党支部利用周末整整两天时间组织支部党员赴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是经过支部精心组织和策划的一次党内组织生活。这次活动不但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校纪委、组织部、机关党委、计财处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也得到了支部党员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我深切感受到,这次活动尽管时间短,但收获很大,归纳起来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定了信念、二是荡涤了灵魂、三是重温了初心、四是认清了责任。
  我们知道,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被誉为“革命摇篮”和“红色圣地”,第一代无产价级革命家朱德同志把井冈山喻为“天下第一山”。而井冈山之于我而言,是一座永远的精神家园。我的家乡就在井冈山脚下,从小生长在井冈山地区,最初的时候上井冈山只是参观游览,后来,上井冈山主要是避暑休闲。这次借“两学一做”之机,以一个党员的身份重上井冈山,我想,带着的是一份责任和使命,为着的是追寻我们共产党人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初心”。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再上井冈山时,给予了我们最精辟的阐述,并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伟大开端和重要源头,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初心”。这次我们重上井冈山,既是追寻井冈山革命时期的“初心”,更是为了“补钙、寻源、守魂、固本”,不忘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
  补钙,就是要补足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井冈山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浴血奋战、英勇牺牲,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力量,才会产生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产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顽强斗志,产生在敌人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才能经受住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
  今天我们补精神之钙,就是要不忘坚定执着追理想的“初心”,以井冈山精神为养料,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在不断变化着的复杂形势和各种形形色色的考验面前,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毫不动摇,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毫不动摇,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毫不动摇,在思想上笃定坚持、正本清源,在实践中迎难而上、不懈追求,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积蓄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寻源,就是要寻找道路之源。道路就是方向、旗帜。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关键时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识,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独特道路。有了这条道路,才使中国革命走出了迷茫和困境,建立起了井冈山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并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五次围剿;有了这条道路,才燃起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中国革命的前程,并最终走出了一条自信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今天我们寻道路之源,就是要不忘实事求是创新路的“初心”,以井冈山精神为动力,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面对前进道路上将要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墨守成规和固有思维,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敢破敢立、敢闯敢试,在变中求新、求进,奋力闯出新常态下深化改革、谋求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守魂,就是要守住文化之魂。中国共产党最具特色的文化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革命时期锻造出的一种血性文化,也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在井冈山革命时期,这种文化的突出表现是“鲜血”和“牺牲”,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主义真”,可以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慷概就义;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表现为“汗水”和“实干”,不畏艰险、不怕困难;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则主要表现为一种“责任”和“担当”,即“我是共产党员,我上”。
  今天我们守文化之魂,就是要不忘艰苦奋斗攻难关的“初心”,以井冈山精神为标尺,来衡量和检验我们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本色。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文化底色,是赢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保证。不怕困难、勇于牺牲、苦干实干、奋发图强是艰苦奋斗的重要内涵。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我们党靠着红米饭、南瓜汤度过艰苦岁月,攻克生死难关,正是因为守住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尤其需要传承这种红色文化基因,保持艰苦奋斗政治本色,为民尽责,勇于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攻克一个个前进道路上的难关,在关键时刻冲得出、顶得上、担得起!
  固本,就是要固守作风之本。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致胜法宝,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片红土地上不仅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也培育出了传承久远的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正是有了这三大作风,才正确解决了我们党怎样对待革命理论,在工作中依靠谁,以及怎样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的问题。
  今天我们固作风之本,就是要不忘依靠群众求胜利的“初心”,以井冈山精神为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着追求。井冈山革命时期,我们党正是以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具体行动,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筑牢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形势下,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共享公平,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赢得群众信任,汇聚改革力量。
  我们重上井冈,追寻初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不忘初心,不忘我们来时的路,用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去补我们的精神之钙、寻我们的道路之源、守我们的文化之魂、固我们的作风之本,从而坚定我们的信念、荡涤我们的灵魂、重温我们的初心、认清我们的责任,在“两学一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